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濟南市 | 青島市 | 淄博市 | 棗莊市 | 東營市 | 煙臺市 | 濰坊市 | 濟寧市 | 泰安市 | 威海市 | 日照市 | 萊蕪市 | 臨沂市 | 德州市
                     聊城市 | 濱州市 | 菏澤市
                  威海市的景區景點
                     

                  首頁 >> 山東 >> 威海市
                  區號:0631
                  郵編:264200
                  面積:5436平方公里
                  人口:252.23萬人
                  位置:位于山東半島東端,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
                  行政區劃:轄環翠區、文登市、榮成市、乳山市和威;鹁娓呒夹g產業開發區、威海經濟技術開發區
                   

                  地區概況

                  威海市地圖

                    威海市是山東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地處山東半島東部,北東南三面瀕臨黃海,北與遼東半島相對,東及東南與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隔海相望,西與煙臺市接壤。威海市是全國投資硬環境40優城市,也是全國綜合經濟實力50強城市。1984年成為第一批中國沿海開放城市,1990年被評為中國第一個國家衛生城市。1996年被建設部命名為國家園林城市。1997年10月13日被國家環保部授予國家環境保護模范城市。1999年1月成為第一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2003年10月6日成為國內第一個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中國城市。2009年5月7日被評選為國家森林城市。

                    威海市地處中緯度,屬于北溫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四季變化和季風進退都較明顯。與同緯度的內陸地區相比,具有雨水豐富、年溫適中、氣候溫和的特點。另外,受海洋的調節作用,又具有春冷、夏涼、秋暖、冬溫,晝夜溫差小、無霜期長、大風多和濕度大等海洋性氣候特點。全市歷年平均氣溫11.9℃,歷年平均降水量730.2毫米,歷年平均日照時數2538.2小時。

                  行政區劃

                    威海市轄1個市轄區,3個縣級市?偯娣e5436平方公里,總人口246.22萬。
                    環翠區 面積368平方千米,人口31.1萬。轄10個街道、9個鎮。
                    文登市 面積1645平方千米,人口65萬。轄3個街道、14個鎮。
                    榮成市 面積1392平方千米,人口66.74萬。轄10個街道、12個鎮。
                    乳山市 面積1668平方千米,人口58.11萬。轄1個街道、14個鎮。

                  威海環翠區

                  歷史沿革

                    威海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中期,境內就有人類聚居。夏、商、周三代,今市境為東方夷之地,屬青州,有萊夷聚居。 北齊天統四年(568年),境內設文登縣,今市境盡屬之。此后,朝代更替,但隸屬文登縣未變。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為防倭寇侵擾,析辛汪都三里置設威海衛,原為文登縣地,永樂元年(1403年)建城,名寓“威震東!敝x。 “衛治極山東之東,三面環海,一城負山,形勝險要甲于天下,蓋海防一重地也”(明谷景陽《重請威海衛印記》)。威海之名從此始興。威海即由此而來。1898年,英國強租威海衛。1900年,設威海衛行政長官署,屬英國殖民部。1930年10月,中國收回威海衛,置威海衛行政區,直屬國民政府行政院。
                    1949年10月至1987年6月,境內先后屬東海專區、文登專區、萊陽專區、煙臺專區和煙臺地區、煙臺市。1950年5月9日,經政務院批準,撤銷膠東行政區和東海專區,組建文登專區,專員公署駐文登。其時,境內有威海、榮成、文登、昆崳、乳山五縣。1954年10月,威海市由專區轄市改為省轄市(縣級),由文登專區督導。1956年2月24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文登專區,所屬縣市并入萊陽專區,專員公署駐萊陽。其時,境內設有文登縣、榮成縣、乳山縣和威海市。1958年10月18日,經國務院批準,萊陽專區更名為煙臺專區,專員公署遷煙臺市。同年,威海市由省轄市(縣級)改為專區轄市,屬煙臺專區。1967年2月,經山東省革命委員會批準,煙臺專區改稱煙臺地區,今境內屬之。1983年8月30日,經國務院批準,撤銷煙臺地區,煙臺市升為省轄市,威海市仍為省轄縣級市,由煙臺市代管。1987年6月15日,經國務院批準,威海市升為地級市,原縣級威海市行政區域改設為環翠區;同時,將煙臺市所轄榮成、文登、乳山三縣劃歸威海市管轄。1988年10月,文登縣[1]改為省轄縣級市,由威海市代管;11月,榮成縣改為省轄縣級市,由威海市代管。

                  人口民族

                    人口繼續保持負增長。全年戶籍人口出生率為6.85‰,人口死亡率7.64‰,人口自然增長率-0.79‰,連續10年負增長。2008年末年末全市戶籍總人口252.2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1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為120.78萬人,占總人口的47.9%;農業人口131.45萬人,占總人口的52.1%;戶籍人口性別比為101.17(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
                    威海市有47個民族:漢族、朝鮮族、滿族、佤族、蒙古族、回族、拉祜族、白族、傣族、苗族、土家族、彝族、侗族、藏族、維吾爾族、壯族、布依族、瑤族、哈尼族、哈薩克族、黎族、傈僳族、畬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景頗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仫佬族、羌族、布朗族、毛南族、仡佬族、錫伯族、普米族、塔吉克族、怒族、烏孜別克族、俄羅斯族、鄂溫克族、德昂族、獨龍族、鄂倫春族、赫哲族、珞巴族。全市46個少數民族共1.46萬人,占全市總人口的0.6%。

                  自然環境

                    地質
                    威海市位于山東省膠北斷塊隆起的東端,其南側與膠萊坳陷的東部邊緣接壤。境內出露地層自老至新有晚太古界的膠東群、中生界上侏羅系萊陽組和白堊系下統青山組及新生界第四系。褶皺構造有乳山—威海復背斜,其軸在乳山臺依,向北東經昆崳山主峰、汪疃、羊亭,在田村傾沒,軸向北東。斷裂構造有近南北向的雙島斷裂,北北東向的金牛山斷裂和老母豬河斷裂,北東向的牟平—即墨斷裂(跡經乳山西部),北西向的望島斷裂、海埠—神道口斷裂、俚島—海西頭斷裂。巖漿巖主要有元古代的昆崳山巖體和文登巖體及中生代燕山晚期艾山階段的偉德山巖體和石島巖體、嶗山階段的槎山巖體和龍須島巖體。
                    地貌
                    威海市屬起伏緩和,谷寬坡緩的波狀丘陵區。區內除昆崳山主峰泰薄頂海拔高度923米以外,其他山地丘陵都在700米以下,大部分為200米~300米的波狀丘陵,坡度在25度以下。山體主要由花崗閃長巖構成,山基表面多為風化殘積物形成的棕壤性土,土層覆蓋較薄,但土壤通透性好。山丘中谷地多開闊,多平谷; 平原多為濱海平原和山前傾斜平原。 其中,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15.77%, 丘陵占52.38%,平原占27.56%,島嶼占0.28%,灘涂占4.01%。河網密布,河流暢通,地表排水良好。地勢中部高,山脈呈東西走向,水系由脊背向南北流入大海。三面環海,海岸類型屬于港灣海岸,海岸線曲折,岬灣交錯,多港灣、島嶼。最高峰為昆崳山磅礴頂。
                    水文
                    威海市河流屬半島邊沿水系,為季風區雨源型河流。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暴漲暴落。徑流量受季節影響差異較大,枯水季節多斷流。全市有大小河流1000多條,其中母豬河、乳山河、黃壘河三條較大河流貫穿于文登、乳山市境內, 總流域面積288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總面積的53%,母豬河流域面積最大, 流域面積1278平方公里。境內河流長度大于5公里的有94條,其中大于10公里的有44條, 黃壘河最長,全長69公里。河網平均密度為0.22公里/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年徑流系數為0.36左右,2005年徑流系數為0.51。
                    海域
                    威海北、 東、 南三面為黃海環繞,海岸線總長985.9公里,約占山東省的33%,全國的6%。海岸類型屬于港灣海岸,海岸線曲折,沿海有大小港灣30多處, 岬角20多個,并有眾多優質海灘分布。全市大小海島114個,其中面積500平方米以上的84個,有居民島嶼6個。

                  威海幸福門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威海市域生態分布圖 全市土地總面積56.98萬公頃。其中,耕地占土地總面積的33.69%,園地占10.63%,林地占19.63%,其他農用地占16.14%; 居民點及工礦用地占10.64%,交通運輸用地占0.94%,水利設施用地占1.48%; 未利用土地占2.96%,其他土地占3.89%。
                    水力資源
                    威海市地處山東半島最東端,內無大江大河,外無客水入境, 水資源主要來源于境內的大氣降水。全市年平均降水量730.2毫米,年徑流量262.4毫米,平均地表水資源量14.26億立方米,地下水資源量為4.75億立方米,扣除兩者重復量2.73億立方米,全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6.28億立方米。
                    生物資源
                    威海海域廣闊,淺海和潮間帶有豐富的生物資源。據資料統計,全市海域平均生物量為353克/平方米,平均生物密度586個/平方米; 有生物資源779種, 其中,動物647種,植物132種。動物中,魚類主要有大黃魚、小黃魚、 梭魚、鯔魚、鱸魚、鲅魚、青鱗魚、太平洋鯡魚、鯧魚、黃姑、比目魚等100余種;蝦蟹類主要有鷹爪蝦、對蝦、毛蝦、脊尾白蝦、三疣梭子蟹等;貝類主要有櫛孔扇貝、鮑魚、泥蚶、菲律賓蛤仔、文蛤、毛蚶、魁蚶、牡蠣、中國蛤蜊、四角蛤蜊、貽貝、青蛤等; 棘皮類中有刺參、海蜇、馬糞海膽、海星等。植物中,藻類主要有海帶、裙帶菜、石花菜、條斑紫菜、大葉藻等。陸生野生哺乳動物有梅花鹿、狐貍、豹貓、獾、黃鼬、刺猬、野兔、蝙蝠等。鳥類已查到250種,其中候鳥、旅鳥占70%以上,留鳥種類較少。列入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一級的有梅花鹿、中華秋沙鴨、金雕、黑鸛4種,二級的有大天鵝、鴛鴦、灰鶴、蒼鷹等12種; 其余鳥類及狐貍、豹貓、獾、黃鼬、刺猬等列入山東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野生經濟植物70科248種,如車前、地黃、天麻、黃芩、遠志、半夏等;野生牧草12科92種,如馬唐、黃背草、白茅草等;木本植物70科457種,其中喬木315種,如黑松、刺槐、麻櫟、法桐、蘋果、梨、桃、銀杏、板栗等;灌木112種,如紫穗槐、胡枝子等;藤本30種,如葛藤、 紫藤、蔓荊、爬墻虎等。糧食作物主要有小麥、玉米等,經濟作物主要有花生、大豆等。
                    礦產資源
                    威海市礦產資源比較豐富,已發現各類礦產47種(含亞礦種),其中,金屬礦產11種,非金屬礦產33種,能源礦產1種,水汽礦產2種。已開發利用的26種, 探明儲量礦產22種,探明具有工業規模的礦床103處,其中大型礦床17處,中型20處,小型66處。黃金、磁鐵、石英砂、花崗巖、鋯英砂、鈹、地熱等資源在全國、全省分別占有重要位置,其中金礦占全省探明儲量的8.9%,居第三位; 銀礦占全省探明資源儲量的10.4%;玻璃用砂占全省探明資源儲量75.7%;鋯英石資源儲量全部集中在威海市。

                  威;使诨▓@生活區

                  綜合實力

                    2011年,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10.9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71.18億元,增長1.4%;第二產業增加值1139.36億元,增長12%;第三產業增加值800.41億元,增長10.8%。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7.92:55.89:36.19優化為8.11:53.97:37.92。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1657家,實現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3.6%;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高增長。全市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341.6億元,增長22.7%,房地產投資平穩增長。全年完成房地產投資352.26億元,增長30.6%;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02.79億元,增長17.4%。全年實現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169.21億美元,增長21.6%,其中出口總額107.46億美元,增長20.4%;進口總額61.75億美元,增長23.7%。全年完成財政總收入435.72億元,增長20.4%。完成一般預算內財政收入136.44億元,增長15.4%,占GDP比重為6.46%,比上年提高了0.38個百分點。全年完成一般預算內財政支出200.59億元,增長19.5%。全年共實現兩稅全部收入207.33 億元,增長18%。其中,國稅收入109.63 億元,增長16.9%,地稅全部收入97.69 億元,增長19.2%;實現稅收收入202.13億元,增長17%。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17家,保險機構37家,證券營業機構9家,小額貸款公司14家,融資性擔保公司13家。年末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存款余額1810.19億元,比年初增加173.46 億元,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1054.95億元,比年初增加106.13億元。年末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259.09億元,比年初增加106.26億元。全年保險機構實現保費收入47.15億元,增長7.9%。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業穩步增長。年末公路通車里程達到6620.5公里(含農村公路),增長0.3%。全年各種運輸方式(鐵路、公路、海運)共完成旅客周轉量46.36億人公里,增長13.5%,其中,鐵路2.6億人公里,增長10.8%;公路41.46億人公里,增長15.96%;海運2.3億人公里,下降14.2%。完成貨物周轉量189.73億噸公里,增長12.8%,其中,鐵路6278.5萬噸公里,下降28.6%;公路81.3億噸公里,增長64.8%;海運107.8億噸公里,下降8.7%。全年各種運輸方式(鐵路、公路、海運)共完成客運量5979.3萬人次,增長18.7%;貨運量8455.4萬噸,增長16.2%。港口貨物吞吐量3700萬噸,增長16.4%;集裝箱吞吐量60萬標箱,增長20%。

                  科教文衛

                    科技創新取得新成果。在全市組織開展了第四個“自主創新年活動”,實施了“創新威?萍夹袆印。全年共獲批省級以上科技項目209項,其中,國家863計劃6項,科技支撐計劃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計劃37項,省重大專項4項,其他項目157項,爭取無償經費1.53億元。全市專利申請量達到4603件,增長8.97%。其中,發明專利1584件,專利申請2848件,連續3年獲得全省發明專利申請量所占比例優勝市獎。積極爭取省級以上科技成果獎勵,全市共取得重要科技成果197項,其中國際領先和國際先進水平40項,國內領先水平148項,取得省級科技進步獎10項,頒發市級科技進步獎101項,其中市級最高獎1項。全市高新技術產業產值達到1765.54億元,增長37.52%,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33.64%,比年初提高1.06個百分點。
                    教育事業健康發展。年末共有普通高等院校7所,在校學生59295人;普通中等專業學校8所,在校學生15497人;成人中專7所,在校學生5431人;職業中專14所,在校學生14807人;普通高中21所,在校學生40451人;普通初中89所,在校學生93734人;小學129所,在校學生99047人,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特殊教育招生28人,在校生407人;幼兒園304所,幼兒園在園幼兒56641人,全市三至五歲幼兒入園率達到98%。
                    文化事業繁榮發展。全市現有各類藝術表演團體4個,藝術表演場館2個,文化館6個,公共圖書館4個,博物館7個,電影公司5個,電影院10座;廣播電臺4座,電視臺4座。有線數字電視用戶81.42萬戶。廣播人口綜合覆蓋率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均達到100%。
                    衛生事業統籌推進。年末全市擁有衛生機構760所,其中醫院28所,衛生院65所,門診部9所,采血機構1所,?萍膊》乐卧4所,疾病防疫中心(防疫站)4所,婦幼保健機構4所,診所、衛生所、醫務室575所。各類衛生機構擁有床位17308張,其中醫院擁有床位10950張。衛生技術人員17500人,其中執業醫師及執業助理醫師5955人。
                    體育事業成績突出。成功舉辦了威海國際鐵人三項賽、第八屆東亞手球俱樂部錦標賽、全國群眾登山健身大會、國際青少年網球巡回賽、國際帆船拉力賽和亞洲HOBIE級帆船錦標賽暨首屆全國雙體帆船精英賽等品牌賽事。積極組隊參加了22項2011年山東省錦標賽,獲139枚獎牌,其中,金牌48枚。聯合主辦了4項威海市青少年比賽和4項威海市中學生比賽。圓滿舉辦了“中國聯通杯”威海市第三屆運動會等20項大中型群體活動和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班,培訓指導員564名。組隊參加了山東省第一屆全民健身運動會20個項目比賽,獲得5個一等獎,其中,武術1個、蹼泳2個、健身氣功2個。

                  旅游資源

                    威海旅游資源豐富,有海島海岸、城市園林、歷史遺跡、民俗風情等十多種類型。擁有國家級AAAAA級旅游景區1處,AAAA級旅游景區8處,AAA級旅游景區6處,AA級旅游景區1處,省級旅游度假區4處,游覽景區(點)80多處。全市海岸線長近1000公里,沿線海水清澈,松林成片,海鳥翔集,有30多處港灣、168個大小島嶼。市區國際海水浴場、乳山銀灘、文登小觀金灘都屬于中國北方有名的海灘。劉公島是天然植物王國,被譽為“海上森林公園”。海驢島有“海鷗王國”之稱。膠東半島有14處溫泉,威海就有9處。境內的成山頭有“東方好望角”之稱。境內千公里海岸線上,有中國近代第一支海軍的誕生地劉公島、秦始皇東巡過的東方好望角"天盡頭"成山頭、中國道教全真派發祥地圣經山、凝聚中日韓三國人民友誼的赤山法華院、亞洲最大的天鵝棲息地天鵝湖、大東勝境——鐵槎山、天下第一灘——銀灘等名勝景觀。全市形成了“一線(千公里海岸線)、六區(中心城市、海濱生態、漁家風情、溫泉療養、傳統文化、休閑度假)”的旅游格局。 。
                    主要旅游景點 劉公島、海驢島、華夏城、錦湖韓亞高爾夫俱樂部、威海定遠艦成山頭、乳山銀灘、大乳山旅游度假區、岠隅山風景區、甲午戰爭陳列館、中國甲午戰爭博物館、金海灘國際海水浴場、葡萄灘海水浴場、昆崳山、正旗山、里口山、圣經山、神雕山、石島赤山、臥龍山、九頂鐵槎山、古陌嶺、仙姑頂、金線頂、佛頂、西霞口野生動物園、環翠樓公園、威海公園、海上公園、悅海公園、海濱公園、威海新外灘公園、海港公園、峰山公園、召文臺、榮成天鵝湖、赤山法華院、中央電視臺威海影視文化城、榮城石島灣、天后宮、環翠旅游度假區、圣水觀、始皇廟、西霞口村、天沐溫泉度假村、湯伯溫泉旅游度假村等。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
                  天天插天天操天天艹,国产资源亚洲无码精品,免费看毛片加激情,欧美一级特黄大片色欧美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