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出境游市場放出一則重磅消息,泰國總理賽塔·他威信宣布,泰國對中國游客實行免簽制度,自9月25日實施,為期約5個月。
不同于此前泰國內閣提出的“免簽證費”建議,“免簽”不需再辦理任何簽證手續,也就是說,拿著護照就可以開始一場說走就走的泰國旅行。
攜程數據顯示,免簽消息發布半小時后,該平臺上泰國相關搜索熱度環比飆升八倍;去哪兒平臺上,泰國機票搜索量環比上周同一時間上漲超七成;而同程旅行發布的數據表明,中國游客關注比較多的行程包括“曼谷+芭提雅”“曼谷+普吉島”等路線。
今年上半年,中國已經跌出泰國最大客源地。距離免簽正式落地實施還有不到兩周,能否真正帶動中國赴東南亞旅行盡快恢復到疫情前水平,業內也在謹慎觀望。
泰國為什么等不來中國游客?
今年口碑很火的反詐電影《孤注一擲》在國內上映后第二天,趙俊在泰國的旅游服務公司接單量突然斷崖式下降,“直接掉下去一半”。
電影的一大賣點是“取材于真實的境外詐騙案例”,再次將國人關注焦點引向了緬北,而與之接壤的泰國卻在現實中受到了連帶影響。
“員工每天都會接到數不清的咨詢電話,問泰國安全嗎?”境外自由行服務品牌懶貓旅行創始人趙俊說,公司上半年在泰國接待了幾萬名中國游客,沒出現任何問題,但這些事實顯然無法真正打消更多游客的安全顧慮。
中國游客對東南亞旅行的冷淡早有跡象。今年3月底,付崢就察覺到了東南亞市場的寒意,從業三十年,付崢經營的陽光假期旅行社是國內最早開拓東南亞旅游市場的品牌之一。
泰國、柬埔寨、新加坡等諸多東南亞熱門目的地,都在今年初第一批“恢復出境團隊游”國家名單中。被疫情困住手腳三年后,主做境外市場的多家旅行社都想大干一場,紛紛押寶東南亞。理由很簡單,“東南亞距離近、性價比高、航班運力恢復早”,付崢分析說。
然而,比訂單更早到來的是各種“負面消息”。從年初開始,“在東南亞旅行被綁架噶腰子”的驚恐傳聞甚囂塵上。5月初,印尼巴厘島發生了中國情侶遇害案,盡管印尼警方已經給出“男方謀殺女方后自殺”的調查結論,仍無法改變當地旅游市場的慘淡。隨后,國內接連上映了《消失的她》《孤注一擲》等取材于東南亞的犯罪題材電影,成了東南亞旅行的“勸退指南”。
整個一季度過去,隨著國內報復性出游熱潮涌現,東南亞市場卻沒有絲毫復蘇跡象,連“五一”小長假都沒能挽回東南亞出境游的持續低迷。
“如果暑期旺季都沒有起色,今年生意就基本完蛋了。”付崢回憶說,到6月,多家東南亞旅行批發商再也坐不住了,開始降價促銷,甚至賠本賺吆喝,才讓市場恢復一絲暖意。但業內都清楚,大幅讓利換來的繁榮持續不了不久。
事實上,今年上半年,中國已經跌出泰國最大客源地。泰國旅游和體育部于8月公布的旅游業“成績單”顯示:今年1-7月,中國只有183萬人次游客到訪泰國,位列第二。而在疫情前的2019年,有1100萬人次中國游客去往泰國,超過泰國當年接待國際游客總量的1/4。
趙俊最近一次因工作需要去泰國是在7月,從廣州飛普吉島的航班,空位接近1/4。落地后也基本看不到打著中文導游旗等待旅游團的地接社身影,疫情前中國跟團游的盛況已經不再。
“泰國不缺游客,只是少了中國游客。”趙俊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受地區沖突以及物價影響,從去年冬季到今年春節,大批歐洲人到東南亞避寒度假,甚至常住半年之久,酒店、交通價格都被哄抬起來。暑期到來后,理論上應該進入旺季的中國客源市場“沒旺起來”。
東南亞街頭或沙灘上,依舊能看到很多亞洲面孔的游客,只不過他們大多來自韓國和馬來西亞。泰國旅游和體育部數據也顯示,今年前七個月,泰國的最大客源國變成馬來西亞,約有243萬人次到訪。排名第三的是韓國,約有90萬人;印度、俄羅斯游客數量緊隨其后。
泰建泰黨發言人曾呼吁政府和泰國旅游局采取行動修復泰國旅游形象,緩解海外游客對泰國旅游安全問題的擔憂。泰建泰黨警告,如果無法解決游客對安全的擔憂,即便推出免簽政策,其效果也將非常有限。
雖然泰國的游客恢復速度不如預期,但根據中國旅游研究院近日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出境旅游大數據報告》顯示,上半年內地(大陸)游客出境的熱門目的地中,泰國依然排名第一,接待占比16%以上。
免簽能打動中國游客嗎?
除了“安全顧慮”,泰國今年5月推出的嚴格電子簽證規定也阻擋了中國游客回歸的腳步。
此前,泰國總理賽塔·他威信在與泰國機場公司和數家航空公司高層討論如何在第四季度吸引更多外國游客時,就曾談及:中國人申請赴泰旅游簽證的過程繁瑣,收費又高,以至于中國游客今年赴泰人次不及預期。他還指出,截至今年前7個月,到普吉島游玩的外國游客人數約為疫情前的70%,但中國游客僅恢復到疫前的30%。
“簽證門檻明顯高于2019年。”趙俊舉例說,申請材料增多,難度堪比申根簽證。游客過關排隊動輒兩三個小時,此外,費用也提高到四五百元人民幣,是疫情前的三四倍。
泰國方面顯然也意識到了解決簽證問題的緊迫性。據泰國媒體報道,9月初,賽塔已經與相關部門就“中國游客免簽證”一事深入討論。塞塔強調,取消簽證是一項暫時措施,只在旅游旺季實施。
9月13日,泰國內閣做出決議,對中國游客實施為期5個月的免簽政策,覆蓋了中國的中秋節、國慶“十一黃金周”、元旦、春節、元宵節等多個假期,旨在吸引更多中國游客赴泰旅游。
“泰國市場復蘇態勢還是比較明顯的。”眾信旅游方面回復《中國新聞周刊》,今年十一期間,普吉島的產品已全部售罄,清邁、曼谷的產品仍在陸續收客中,收客進度也已經超過七八成。
但在多位受訪旅行社負責人看來,以往大量前往泰國的跟團游人群主要來自中國的下沉市場,這些游客更容易受到經濟下行壓力的沖擊,影響其出國旅游的計劃。“泰國免簽帶來的關注度,多大程度上能轉化為實際行動還有待觀察。”趙俊說。
泰國希望借助旅游來扭轉經濟頹勢的目的不言而喻。旅游業是泰國經濟的重要引擎,2019年,旅游業為泰國貢獻了約18%的GDP,創造了16.2%的工作機會。在泰國經濟面臨疫情后恢復乏力的當下,旅游產業成為經濟復蘇的救命稻草。
泰國總理府發言人猜·瓦差隆公開表示,泰國計劃今年吸引2800萬外國游客,實現2.4萬億泰銖(約合671.7億美元)旅游收入。2024年,泰政府將促使旅游業全面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吸引4000萬外國游客。
猜·瓦差隆還表示,中國是泰國旅游業最主要的目標市場之一。接下來,泰國將推出專門針對中國游客的旅游促銷活動,并成立專項小組,對網絡上涉及泰國的負面新聞向中國游客作出解釋。
泰國旅游部長蘇達萬9月12日透露,截至目前,到訪泰國的中國游客已經增加到223萬人次,今年貢獻了超過1000億泰銖的收入,中國游客的增加也將對泰國經濟和金融增長做出貢獻。
但另一方面,泰國旅游部門并不歡迎“零團費旅行”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疫情前中國游客赴泰國游的火爆也受到了“低價團”等反常規商業行為的刺激,這類產品也將是泰國旅游部重點關注和打擊的對象。
“給中國游客免簽不會給非法經營者帶來任何好處。相反,這項新政策將加快泰國旅游業的創收。”蘇達萬表示,泰國旅游部正在密切關注“零團費旅行”等非法經營的問題,這些企業玷污了泰國形象并影響了旅游業,對泰國和中國旅游部門來說,(現在)都是系統應對這一挑戰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