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家鴻口腔:當我想清楚這件事,我們家的孩子再也不怕看牙醫了!
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口腔健康,形成定期帶孩子到我院來做口腔檢查的良好習慣,這是個很好的現象,也是對我們家鴻口腔醫院全體職工為口腔健康用心服務的一種認可,感恩!
家鴻口腔從事口腔健康服務18年,發現一個行業現象:
有些小朋友到口腔機構進行相應的口腔診療時,會表現得恐慌,很抗拒。
小朋友坐在牙椅上會顯得坐立不安,非常不愿意配合。
家長看著也十分著急,甚至會要發脾氣來強制孩子與醫生配合,將場面弄得很糟。
但是很多小朋友,來我院進行相應的診療,可以坐在牙椅上和我們牙科醫生輕松說笑,也非常配合醫生,整個流程下來,十分地和諧順暢。
最后小朋友牙齒問題也解決了,家長也非常滿意,這是為什么呢?
孩子抵觸看牙,是因為心里有“看病”的恐懼。
形成這種恐懼的原因,是因為有的家長在不經意中就給了孩子“暗示”,讓孩子產生了“看病”的恐懼心理。
當孩子哭鬧著不肯進牙科醫院的時候,家長們回想一下,是不是不經意中給過孩子這些方面的“暗示”?
“崽崽,媽媽帶你去看牙,你好好配合,待會兒獎勵你一塊巧克力?!?/span>
這是家長擔心孩子不配合檢查、治療,提前跟孩子溝通,常用的形式。
這種獎勵的形式,看似很好,實際會給孩子產生一種負面的心理暗示,仿佛在告訴孩子:看牙是一件令人恐懼、或者痛苦的事情,你好好配合哦,我會給你獎勵!
小朋友經過這么一“暗示”,就怕了。
其實,父母該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來我院看診,比較配合醫生的小朋友之中,很多父母也是定期來我院做口腔檢查、洗牙等口腔保健,擁有良好的口腔健康習慣意識的人。
有時候,他們也會帶著孩子一同到來。
當孩子在父母旁邊,看到自己爸爸媽媽也把這些良好的口腔習慣當做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對看牙這件事有所認知和了解,就不會那么恐懼了。
特別是有些參加過我院“小小牙醫”活動的家庭。
當家長坐在牙椅上,讓小朋友拿著一次性器械,在我院的醫護人員的指導下,學著牙科醫生給自己的爸爸媽媽檢查牙齒。
通過醫用小鏡子,在爸爸媽媽的口腔里面看看牙齒的形態,摸一摸牙齒,對口腔健康有更親切的認知。
當醫生再給孩子做相應的口腔檢查的時候,就不會恐懼了。
孩子對醫生產生比較信任的心理,也會更加聽從醫生的囑咐,好好刷牙,形成“好好保護自己的牙齒”的意識。
家長可以做些什么?
口腔健康跟人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保護好牙齒很有意義。
如何讓孩子從小形成愛護好牙齒的良好習慣?家長可以做些什么?
01
把早晚刷牙當作享受快樂的親子時光
早晚刷牙不單是保護牙齒健康的基本行動,還可以成為一種家長和孩子之間,快樂陪伴的親子時光。
父母陪著孩子認真刷牙,不僅可以引導督促孩子正確地刷牙,保護孩子的口腔健康,還能增加親子陪伴的時光,增進家長和孩子的感情。
02
孩子進食后,督促孩子注意清潔
孩子進食之后,特別是吃完甜食,最好督促孩子漱漱口,進行簡單的清潔,這樣可以沖掉孩子嘴里的食物殘渣,減少口內細菌滋生。
03
通過行動,幫助孩子正確地認識牙齒
買些相應的科普繪本,看一些適合孩子看的口腔類的科普視頻,或者帶孩子參與相關的親子活動(比如我院不定時舉辦的“小小牙醫”活動)。
通過這些類似的行動,加深孩子對牙齒的認知,孩子也會形成“我要保護好自己的牙齒”的意識。
守護大家的口腔健康,讓看牙成為一種享受,一直是我們家鴻口腔醫院全體職工的愿景;
從孩童時期開始,從小形成愛牙護牙,良好的口腔健康習慣;防預口腔疾病,普及個人口腔維護,和與專業維護相結合。
守護大家的口腔健康,是我們對全市人們擁有一口健康的好牙的殷切期盼。
以上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