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 上海 | 天津 | 重慶 | 河北 | 山西 | 內蒙古 | 遼寧 | 吉林 | 江蘇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東 | 河南 | 湖北
                      湖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四川 | 黑龍江 | 貴州 | 云南 | 西藏 | 陜西 | 甘肅 | 青海 | 寧夏 | 新疆 | 香港 | 澳門 | 臺灣
                     武漢市 | 宜昌市 | 黃石市 | 襄陽市 | 十堰市 | 荊州市 | 荊門市 | 鄂州市 | 孝感市 | 黃岡市 | 咸寧市 | 隨州市 | 仙桃市 | 潛江市
                     天門市 | 神農架林區 |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武漢市的景區景點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湖北汽車工業學院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武漢生物工程學院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寶通寺
                  寶通寺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武漢磨山風光
                  武漢磨山風光
                  武漢磨山風光
                  武漢磨山風光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武漢磨山風光
                  武漢磨山風光
                  武漢磨山風光
                  武漢磨山風光
                  湖北經濟學院
                  湖北經濟學院
                  寶通寺
                  寶通寺
                  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湖北警官學院
                  湖北警官學院
                  長江職業學院
                  長江職業學院
                  長江職業學院
                  長江職業學院
                  華中農業大學
                  華中農業大學
                  湖北警官學院
                  湖北警官學院
                  武漢科技大學
                  武漢科技大學
                  首頁 >> 湖北 >> 武漢市
                  區號:027
                  郵編:430000
                  面積:8494平方公里
                  人口:910萬人
                  政府駐地:漢口沿江大道188號
                  位置:位于江漢平原東部
                  行政區劃:江岸區、江漢區、硚口區、漢陽區、武昌區、洪山區、青山區,東西湖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漢南區
                   

                  地區概況

                    武漢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湖北省省會。中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也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城市。長江中下游特大城市,中國中部地區(華中)的最大都市和中心城市(中國六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截止2009年,全市常住人口91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537萬人。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自古又稱“江城”。武漢是中國水域面積最大的城市,在城市面積中,水域面積約占四分之一,湖泊數量達到170個。武漢的東湖則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

                    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長支流漢水橫貫市區,將武漢一分為三,形成了武昌、漢口、漢陽三鎮隔江鼎立的格局。故而武漢可以看作兩市(漢口、武昌)一縣(漢陽)的融合。在1926年到1949年間,三鎮分別對應著漢口特別市(即直轄市)、武昌市(湖北省省會)和漢陽縣。1927年,國民政府遷都至武漢,首次將漢口、武昌、漢陽三鎮合并,總稱武漢,開三鎮合并之先河。1949年5月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成立,暫由中央直轄,成為新中國首個直轄市。1954年6月19日,中央會議決定將武漢由中央直轄改為湖北省省會。

                  行政區劃

                    武漢市現有十三個轄區。
                    江岸區 面積64平方千米,人口75萬人。郵政編碼430014。區人民政府駐六合路。
                    江漢區 面積33平方千米,人口66萬人。郵政編碼430020。區人民政府駐新華路。
                    硚口區 面積46平方千米,人口72萬人。郵政編碼430033。區人民政府駐芳草路。
                    漢陽區 面積92平方千米,人口67萬人。郵政編碼430050。區人民政府駐陽新路。
                    武昌區 面積81平方千米,人口117萬人。郵政編碼430061。區人民政府駐中山路。
                    青山區 面積45平方千米,人口50萬人。郵政編碼430080。區人民政府駐建設七路。
                    洪山區 面積502平方千米,人口110萬人。郵政編碼430070。區人民政府駐珞獅南路。
                    蔡甸區 面積1091平方千米,人口42萬人。郵政編碼430100。區人民政府駐蔡甸街。
                    東西湖區 面積495平方千米,人口37萬人。郵政編碼430040。區人民政府駐吳家山街。
                    漢南區 面積268平方千米,人口10萬人。郵政編碼430090。區人民政府駐紗帽街。
                    江夏區 面積2008平方千米,人口63萬人。郵政編碼430200。區人民政府駐紙紡街。
                    黃陂區 面積2261平方千米,人口90萬人。郵政編碼430300。區人民政府駐前川街。
                    新洲區 面積1479平方千米,人口86萬人。郵政編碼430400。區人民政府駐邾城街。

                  歷史沿革

                  兩江交匯、漢口、黃鶴樓、武漢長江大橋

                     武漢的考古可上溯距今六千年的新石器時代。漢口古有夏汭、鄂渚之名。黃陂區境內的盤龍城遺址是距今約3500年前的商朝方國宮城,是現今發現且保存最完整的商代古城。古語云“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故名漢陽。漢陽及武昌皆有1800年歷史,而漢口在明代以前,不過是緊連漢陽的荒洲。
                    清乾隆年間,漢口僅“鹽務一事,亦足甲于天下”。清嘉慶年間,漢口居民已達三萬七千戶,計十三萬人,但漢口任然隸于漢陽縣,故當時“武漢”任指武昌、漢陽雙城。清道光二年(1822年)范鍇所著《漢口叢談》中“遂陷武漢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漢陽兩府。咸豐年間,湖北巡撫胡林翼首次在奏函中使用“武漢”兩字,如“武漢為荊襄咽喉”、“若使武漢克復”、“武漢兩城對峙”等等,也是指武昌、漢陽(包括漢口)兩地。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義于武昌,宣布建立湖北軍政府,脫離清朝,定國號中華民國,此時武漢成為革命中心。10月18日,革命軍和清軍在漢口、漢陽爆發陽夏戰爭。11月30日,清軍敗退,火焚漢口街市四天。1912年,改江夏縣為武昌縣,廢漢陽府留漢陽縣,改夏口廳為夏口縣。以武昌為湖北省省會,同年孫中山來漢,對武漢給予了“武漢一呼,天下響應”和“民國開創,武漢實為首功”的評價。 1918年,美國《豎琴》雜志刊載了魏爾·瓦爾特的文章《中國的芝加哥》。該文贊道:“漢口在全國商品市場上所處的地位,可與芝加哥在美國的地位媲美”。當時的芝加哥除了產業重點不同外和當時的武漢確有相似之處。1922年,江岸火車站為京漢鐵路大罷工總指揮部,2月7日二七大罷工遭殘酷鎮革命先行者—孫中山立像壓,全國工人運動轉入低潮。1926年10月,北伐軍攻占武漢三鎮,劃武昌縣城區為武昌市作為湖北省會,改夏口縣為‘漢口特別市’直屬于國民政府,并轄漢陽縣城。1931年夏,長江中游發生特大洪水,武漢市區被淹達百日之久,僅市區就死亡3619人。1938年6月至10月間,中日雙方投入百萬兵力,進行長達數月的武漢會戰。10月25日,武漢淪陷。
                    1949年5月15日,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公署長官白崇禧乘飛機逃離武漢。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進入漢口市區,次日進入武昌市區和漢陽縣,武漢三鎮解放。22日中國共產黨成立武漢市軍事管制委員會。24日武漢市人民政府成立,次日中共武漢市委員會成立,暫由中央直轄,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設立的首個直轄市。1954年6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32次會議決定將武漢市由中央直轄改為湖北省省會。

                  人口狀況

                    2009年武漢共有常住人口910萬,戶籍人口838萬人,是中部六省人口規模最大的城市。其中農業人口296萬人,城鎮人口537萬人,外來常住人口過百萬;人口密度為882人/平方公里。各區中,黃陂區人口最多, 達到111萬,漢南區人口最少,僅10.7萬人;江漢區人口密度最大,有1.78萬人/平方公里,江夏區則最少,僅301人/平方公里。其中,接受大學教育(大專以上)達98.91萬人,占12.3%;文盲人口為40.69萬人,文盲率為5.05%,男女比例51.6%和48.4%,漢族比例99.36%,人口出生率7.16‰,人口死亡率5.01‰;凈遷移率15.99‰。計劃生育率98.80%。人口平均預期壽命79.9歲,65歲以上老年人近300萬人比例25%。

                  地理環境

                    方位
                    武漢位于江漢平原東部,地處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東端在新洲區柳河鄉將軍山,西端為蔡甸區成功鄉窯灣村,南端在江夏區湖泗鄉劉均堡村,北端至黃陂區蔡店鄉下段家田村。 因長江與其最大的支流漢水交匯于此,故而隔江鼎立的武昌、漢口、漢陽三地被俗稱武漢三鎮。武漢周邊東與黃岡市的團風縣、鄂州市的華容區、梁子湖區、黃石市的大冶市接壤,南與咸寧市的嘉魚縣、咸寧市區相連,西與荊州市的洪湖市及仙桃市(省轄縣級市)毗鄰,北與孝感市的孝南區、孝昌縣、大悟縣、漢川市接壤,黃岡市的紅安縣、麻城市相接,形似一只自西向東的蝴蝶形狀。在中國經濟地理圈內,武漢處于優越的中心位置是中國地理上的“心臟”,故被稱為“九省通衢”之地。武漢與長沙、鄭州、洛陽、南昌、合肥、南京等特大城市相距不到700公里,與京、津、滬、穗、渝、西安等特大城市相距不到1200公里。
                    面積
                    武漢全境面積達8494平方公里,為湖北省面積的4.6%。其中外環以內面積1171.70平方公里,三環線以內的城區為684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達500平方公里。十三個轄區中黃陂區面積最大為2261平方公里,江漢區面積最小為33平方公里,城區中面積最大為洪山區達502平方公里。
                    地質
                    武漢地形以平原為主,中部散列東西向殘丘。沿著梅子山、龜山、蛇山、洪山、小洪山、珞珈山、喻家山一帶,連同輻射到兩翼的馬房山、桂子山、伏虎山、鳳凰山等構成了武漢地形上的龍脈,武漢的絕大部分重要機構分布于該龍脈兩側,這條龍脈的頭是喻家山,腰部是洪山,尾部則是月湖旁的梅子山。

                  武漢東湖十七孔橋

                  氣候水文

                    氣候
                    武漢屬北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有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夏季酷熱、冬季較冷的特點。一般年均氣溫15.8℃-17.5℃,一年中,1月平均氣溫最低,0.4℃;7、8月平均氣溫最高,28.7℃。夏季極長達135天,因武漢地處北緯30度,夏季正午太陽高度可達83°,又地處內陸、距海洋遠,地形如盆地故集熱容易散熱難,河湖多故夜晚水汽多,加上城市熱島效應和伏旱時副高控制,十分悶熱,是中國三大火爐之一,夏天普遍達到42℃,極端最高氣溫44.5℃。初夏梅雨季節雨量集中,年降水量為1100毫米。武漢活動積溫為5150℃,年無霜期240天,年日照總時數2000小時。
                    河流
                    武漢擁有長江和漢江、東荊河、灄水河、界河、府河、朱家河、沙河、倒水河和舉水河等長江支流。以城區為中心,以長江為主構成了龐大水網,保證了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生態環境。長江由漢南區進入武漢市,自西南向東北流,到天興洲又折向東南,在左嶺附近又折向東北,在新洲區大埠出境,流程150.5公里。長江武漢段水量大,年平均7100億m、汛期長、水位變化顯著,河道雖然平直,但有丘陵逼近江岸,控制河道,使河道受約束,淤積成了天興洲、白沙洲等沙洲。長江武漢段最窄處位于武漢長江大橋下,寬1100米;最寬處位于青山區,寬3880米。漢江從蔡甸區進入武漢市,在南岸咀注入長江,在武漢境內河道彎曲達22處。
                    湖泊
                    武漢有“百湖之城”的美譽,現有大小湖泊170個,其中城區湖泊41個,郊區湖泊129個,其中跨市、區湖泊9個。湖泊承雨面積在5平方公里以上的有65個。在正常水位時,湖泊水面面積為942.8平方公里,武漢東湖十七孔橋湖泊水面率為11.11%,居中國首位。各區湖泊數量由多到少為:蔡甸49個,黃陂23個、東西湖20個、洪山17個、江夏17個、新洲14個、漢陽7個、江漢7個、漢南6個、武昌4個、江岸2個、硚口2個、青山2個。其中東湖是中國最大的城中湖,湖岸線全長110多公里,水域面積達33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水域面積的6倍。

                  自然資源

                    武漢水資源充足,水域面積2205.06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5.79%,居中國首位。糧食作物達240多個品種;經濟作物達50種;魚類資源共計11目11科88種,水生動物共計有8目14科45種。已發現礦藏38種,其中已探明儲量的礦種有24種(不含地下水),占全省已探明儲量礦種的30.38%。累計探明儲量96125.65萬噸,保有礦產儲量79829.75萬噸。非金屬礦產資源主要有建筑材料用石英砂巖、磚瓦用粘土、制灰用灰巖、熔劑用灰巖和冶金用白云巖等,其中膨潤土、冶金白云巖、玻璃石英砂巖的儲量居全省首位,石膏的儲量規模居全省的第三位。全市已探明儲量的礦產地數384處,其中大型礦產地有4處、中型礦產地有10處、小型礦產地有43處、礦點327處。

                  經濟概況

                  武漢商貿地標佳麗廣場

                    武漢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工業、商業城市,也是國家重點建設的工業城市,擁有鋼鐵、汽車、光電子、化工、冶金、紡織、造船、制造、醫藥等完整的工業體系。清末及民國時期,武漢經濟位居亞洲前列。新中國成立后,武鋼、武重、武鍋、武船、肉聯等一大批企業陸續建成,極大地提升了武漢的經濟地位和城市實力。1959年到改革開放初期,武漢的工業總產值位居中國第四。但自1980年代以來,武漢未能跟上改革開放的步伐,逐漸被沿海地區拋在了身后,這種情況在進入21世紀后開始轉變。20世紀90年代,武漢建立了位于漢陽沌口的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位于武昌的武漢東湖高新技術開發區、位于東西湖的武漢吳家山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位于新洲陽邏的陽邏開發區。
                    武漢是中國首批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是外商投資中部的首選城市,在武漢所有外商投資中,港資比重最大。武漢是法國在華投資額最高的城市,法國在武漢的最大單個投資項目是法國PSA標致雪鐵龍集團與中國東風汽車公司合資的汽車項目,經過追加投資,法國在該項的總投資額已超出在華其他城市單個項目的投資額。自1992年5月國家批準武漢市為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以來,另一方面,從轉變政府職能入手,對外來企業實行“一條龍”聯合辦公制度、市長對話會制度、受理投訴制度、投資環境責任制度等等。截至2011年底,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已有84家在漢投資,包括美國的百威、聯合技術、法國的雪鐵龍,德國的巴斯夫、西馬克、麥德龍,日本的川崎重工、美能達、NEC、三井物產,荷蘭的菲利浦,英國的BOC、皮爾金頓,韓國的現代、錦湖等,另有300多家跨國公司在漢設立了辦事處,其中地區性、區域性總部達到110家。
                    武漢是湖北的金融中心,總部在武漢的金融機構有漢口銀行、武漢農村商業銀行、長江證券、合眾人壽、交銀國際信托、天風證券、湖北銀行等13家,另有30家中資銀行和日本瑞穗實業銀行、東亞銀行、法國興業銀行、匯豐銀行、荷蘭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標準渣打銀行、三菱東京日聯銀行七家外資銀行在武漢設有營業機構或代表處,其中,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在武漢的營業網點均超過100家,武漢的銀行密度居中部第一。武漢還是中國人民銀行在中部地區唯一的跨省級分行——武漢分行所在地,負責管轄鄂湘贛三省業務。
                    武漢擁有商業網點19萬余個,有3家商業零售企業躋身全國連鎖經營企業30強行列,2009年商品零售總額達2164.09億人民幣。在漢本地商業零售企業有武商集團、中商集團、漢商集團、中百集團(武漢現有中百倉儲37家、中百超市350家)還有大洋百貨、新世界百貨、華聯、王府井等國內知名企業及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世界五百強企業及國際獨立零售商聯盟(IGA)中國總部。2009年宜家在漢建設亞洲最大購物中心,定于2015年投入使用!
                    武漢的傳統商圈主要有中山大道、航空路、江漢路、漢正街、司門口、中南路、鐘家村,近年新興的商圈有:武漢天地、街道口、王家灣、徐東、光谷、廣埠屯(最大的IT市場)。知名購物中心有在漢口的武漢國際廣場、武漢廣場、世貿廣場、新佳麗廣場、江漢路步行街、漢正街商品市場等,在武昌的群光廣場、徐東平價、亞貿廣場、中南商場、銷品茂、光谷商業中心、萬達楚河漢街等,在漢陽的漢陽商場、武漢摩爾城、沌口經開萬達等。

                  武漢長江大橋

                  交通運輸

                    公路
                    武漢公路總里程達到1.1039萬公里(含通村公路)。國道\省道:316國道、318國道、106國道、107國道以及16條省道在此交匯。高速公路:京珠高速、滬蓉高速、滬渝高速、福銀高速、大廣高速、天河機場高速,天河機場第二機場高速(在建)、武漢外環線高速、漢蔡高速、和左高速(在建)、漢宜高速,漢十高速、六武高速(在建)、漢洪高速、硚孝高速(在建)、岱黃高速、漢麻高速、武英高速、青鄭高速、武黃高速、武漢三環線高速等高速公路,武漢內環線、武漢二環線完全建成后將成為城市快速路。武漢正在積極建設武漢中心城區至武漢武漢外環線及衛星城鎮和遠城區的“半小時交通圈”、武漢至相鄰城市的“1小時交通圈”、武漢至鄰省省會城市“4小時交通圈”?瓦\:武漢是湖北省客運中心,現擁有傅家坡、宏基、新華路、金家墩、新榮村和楊春湖六個省級長途汽車客運中心。
                    鐵路
                    武漢是中國八大鐵路樞紐(北京、上海、廣州、鄭州、武漢、西安、成都、重慶)之一,也是四大機車檢修基地之一。位于京廣鐵路、漢丹鐵路、長荊鐵路、武九鐵路、武麻鐵路、滬漢蓉鐵路、京港高鐵交匯處,京廣鐵路從城區穿過,京九鐵路從市東北角的新洲區穿過。武漢現與七個城市有動車組往返,也是中國唯一被兩條高鐵貫穿而過的城市,滬漢蓉鐵路客運專線(合武鐵路、合寧鐵路)、京港鐵路客運專線南線(武廣客運專線)已于2009年通車,現武漢至廣州僅3小時,至上海僅5小時。另有京港鐵路客運專線北線(石武鐵路客運專線)、漢宜鐵路(滬漢蓉鐵路客運專線)在建,建成后武漢坐火車到成都、北京僅需5小時。2009年03月23日武漢至孝感、武漢至黃岡、武漢至黃石和武漢至咸寧的4條城際鐵路開建,拉開了武漢與周邊城市構建“半小時鐵路圈”的序幕,4條城際鐵路將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別竣工。武漢擁有中國18個鐵路局之一的武漢鐵路局。武漢是中國唯一擁有三座一等火車站的城市,武昌火車站、漢口火車站和武漢火車站構成了武漢鐵路客運樞紐。武昌南編組站、武昌東編組站、江岸西編組站、漢陽火車站和市北郊的武漢北編組站(亞洲占地面積最大的鐵路編組站之一)構成了武漢鐵路貨運樞紐。
                    航空
                    武漢是華中地區航空中心。武漢曾擁有三個客運機場:南湖機場(已停用、始建于1936年)、王家墩機場(已停用)、天河國際機場,F運營的武漢天河國際機場為4E級機場和國家一級民用機場,于1995年4月15日啟用,是中國民航總局指定的綜合樞紐機場(華中唯一、中國第四),是華中地區最大最先進的航空港和最大的飛機檢修基地及華中地區唯一可辦理落地簽證的出入境口岸,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均在此設有基地,目前擁有二十余條國際航線。機場距離市中心約16公里,由機場高速公路相連。
                    水運
                    武漢是長江的重要港口,是華中第一大港,水運已形成“干支一體,通江達!钡目拓涍\網絡。武漢港是中國長江流域重要的樞紐港和對外開放港口,也是長江“黃金水道”的中轉站。武漢有漢南紗帽港、楊泗港、武漢港、陽邏港等港口。武漢新港擴建工程2008年11月開始建設,目標打造中國最大內港。近來,政府加大了對武漢港口的投資力度,武漢港口的硬件設施近年有了質的飛躍,新建了大型船只泊位(5000噸級)以及現代化的吊機,方便了武漢大小企業的運輸服務。
                    公共交通
                    武漢最早的公汽是從雙墩開往五福路的1路。發展至2010年初,已有公共汽(電)車近七千輛,公汽線路273條,平均線長19.9公里,行程20公里以上線路達有114條。其中普線55條(城區普線34條、普線電車8條和郊區普線13條)專線200條(城區專線166條、遠城區專線12條、郊區專線22條)包括通宵線路5條及清潔能源線路16條,另有旅游線路6條及中巴線路12條。公交單人票價為普通車1元(刷卡0.8元),空調車2元(刷卡1.6元),雙層車1.5元(刷卡1.3元),部分郊區線路實行梯形票價。2002年,武漢的各公交公司合并成立武漢市公共交通集團。自2005年武漢實行城郊公交一體化以來,開辟了通往黃陂區、江夏區、東西湖區及青山區偏遠地段的郊區專線22條,另整編郊區客運線路為4位數編號公交。2009年,東西湖區開辟了H開頭的惠民線路4條,已方便24萬人次出行。 截至2008年,武漢市中心城區擁有出租車12137輛。
                    輪渡
                  武漢輪渡交通的傳奇-輪渡五號   武漢輪渡的歷史長達106年,現往來于武漢三鎮間的輪渡線路達18條,有粵漢、武漢關、中華路、漢陽門、集家嘴、晴川、南岸嘴等38座碼頭,機動船舶48艘。輪渡鼎盛時期年客運量達1.6億人次。1995年長江二橋通車前,輪渡公司最高日載客量達武漢輪渡交通的傳奇-輪渡五號30萬人次。
                    軌道交通
                    2000年,武漢軌道交通公司(現為武漢地鐵集團)成立。2000年底,1號線一期工程正式開工,2004年7月投入試運營。市政未來規劃的軌道交通網有12條線路。除1號線吳家山至堤角為輕軌外,其11條線路都是地鐵。2006年至2009年,1號線2期、2號線、3號線、4號線(一期和二期)相繼開建,1號線二期定于2010年7月28日完工,2號線定于2012年底完工,4號線一期2013年完工,4號線二期和3號線2014年完工。2010年5月,8號線開建,8號線一期定于2015年建成,6號線已啟動地質勘探,預計2017年建成。另將在2017年前建成7號線。

                  科教概況

                    武漢擁有科研機構106 所,國家實驗室1個(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3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1項(華中科技大學脈沖強磁場),在漢中國科學院與工程院院士56名。武漢全年研究與實驗發展經費支出占全市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的2.1%,有高新技術企業2504個,高新技術產業當年實現產值1100.4億元。武漢是全國唯一承擔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管理、交易、產業化及知識產權示范的全面試點工作的城市!拔錆h·中國光谷”是僅次于北京中關村的中國第二大智力密集區,在光通訊(華中科大)、生物工程和生命科學(華農、武大)、激光(華中科大)、微電子技術(理工大)、機械工程(華中科大)、農藥學(華師、華農)、地質及地質資源和新型材料(地大)等領域處于國家領先地位。武漢教育經費總投入達55億元,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例為1.38%,F擁有各級各類教育機構(不含省部屬技工學校)2343個,其中普通中小學1358所,中等職業教育機構171所。在校學生228.59萬人,專任教師12.44萬人。

                  人文景觀

                    武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有名勝古跡339處,革命紀念地103處,有13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及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6處。景觀多集中在城區,郊區較少,著名的景點有天下第一樓黃鶴樓、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中國最大城中湖東湖、佛教圣地歸元寺、亞洲民主之門紅樓、百年老街江漢路等。自從明朝漢水改道后,位于兩江交匯處的漢口陸續出現了大小碼頭。在這些碼頭的附近形成了漢正街商品集散地,黃鶴樓從而武漢成為中國當時重要的貿易及物流中心。碼頭文化從此在武漢扎根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得武漢成為中國最有市井氣息的城市之一。
                    主要城區休閑及人文景觀
                  黃鶴樓   東湖風景區(聽濤景區-九女墩-行吟閣-寓言雕塑園-梨園、磨山景區-楚天臺-梅園-櫻園、落雁景區、白馬景區、吹笛景區-馬鞍山森林公園、珞洪景區、東湖鳥語林、武漢植物園、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藝術館、九峰山森林公園、關公卓刀泉、放鷹臺、東湖海洋世界、東湖梅嶺)
                    琴臺周圍景點(琴臺大劇院、龜山-龜山電視塔-龜山三國城、月湖-古琴臺、晴川飯店、歸元寺、墨水湖-武漢動物園、晴川閣、琴臺大劇院、漢陽江灘、張之洞與漢陽鐵廠博物館)
                    黃鶴樓周圍景點(蛇山、黃鶴樓公園(武漢唯一的5A級景區)、首義廣場-首義園、“武漢名小吃街”戶部巷、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紅樓、起義門、長春觀、黃興拜將臺、紫陽湖公園、武昌江灘、武漢長江大橋、、洪山公園-施洋烈士陵園、寶通禪寺、蓮溪寺)
                    漢口城市景點(解放公園、中山公園、武漢市博物館、龍王廟觀江臺、漢正街、江漢路步行街、吉慶街、漢口江灘、武漢美術館、八七會議會址、堤角公園、湖北省群眾藝術館、武漢二七紀念館、上海路天主教堂、古德寺)
                    其他景點(萬里長江第一隧道、張公堤、洪山廣場、光谷廣場、青山公園、中山艦博物館)
                    主要郊區休閑及人文景觀
                    龍泉山、道觀河風景區、盤龍城遺址、木蘭山風景區(木蘭山、木蘭湖、木蘭天池、木蘭清涼寨、木蘭草原、云霧山、大余灣)、湯遜湖度假區、龍陽湖度假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列表(位于武漢)
                    武昌起義軍政府舊址(紅樓)(1-7)、八七會議會址(2-5)、盤龍城遺址(3-199)、武漢國民政府舊址(4-229)、湖泗瓷窯址群(5-89)、明楚王墓(5-175)、武漢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5-494)、大智門火車站(5-495)、江漢關大樓(5-496)、武漢大學早期建筑(5-497)、詹天佑故居(5-498)、漢口近代建筑群(6-994)、漢口中華全國總工會舊址(6-997)

                  武漢夜景

                  飲食酒店

                    提及武漢飲食,有“早嘗戶部巷,夜吃吉慶街”之美談。武漢人把吃早飯稱為“過早”。武漢人極其看重早飯,所以過早內容一向豐富。晚則是夜宵,武漢氣候悶熱,1980年代后,武漢人便有乘涼的習慣,支起小桌子,賣點涼菜及自制鹵菜補貼家用,此后小販們則干脆租起門面,做起“靠杯酒”生意,到1993年形成以吉慶街為中心的夜宵大排檔。武漢菜秉承湖北菜系風格其中洪山菜薹為武漢特有菜種。武漢水產極為豐富,所以餐桌上河鮮是必不可少的,武昌魚便是因為1958年毛澤東主席的“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的佳句而名揚武漢夜景五洲。更有梁子湖河蟹,也是武漢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品。著名武漢名小吃有:老通城--豆皮、四季美--湯包、蔡林記--熱干面、小桃園-瓦罐雞湯(前四者為武漢四大名小吃)、談炎記--水餃、順香居--燒梅、厚生里-什錦豆腐腦、五芳齋-麻蓉湯圓、同興里-油香、民眾甜食-汰汁酒、福慶和--牛肉米粉、五芳齋--湯圓、老謙記--牛肉豆絲、田啟恒--糊湯粉、新農--牛骨頭、民生全科湯圓、楚寶桂花赤豆湯、寶慶牛肉面、一品香大包、精武路鴨脖子、周黑鴨、小張烤魚、清蒸武昌魚、汪集雞湯等。
                    武漢現有酒店五百家,其中五星級酒店有錦江國際大酒店、光明萬麗酒店、江城明珠豪生大酒店、香格里拉大飯店、城市名人酒店、華美達天祿酒店、東湖大廈、新華諾富特大飯店 、最佳西方五月花大酒店共計9家,四星級酒店有晴川假日酒店等26家,另有三星級酒店50家。

                  熱點城市: 杭州 | 大連 | 青島 | 南京 | 西安 | 深圳 | 蘇州 | 廣州 | 拉薩 | 麗江 | 洛陽 | 威海 | 珠海 | 廈門 | 沈陽 | 哈爾濱 | 濟南 | 長春 | 無錫 | 桂林
                  熱門景點: 黃山 - 湘西鳳凰 - 九寨溝 - 廣西漓江 - 天涯海角 - 泰山 - 頤和園 - 杭州西湖 - 山海關 - 圓明園 - 八達嶺長城 - 神農架 - 千島湖 - 五臺山 - 北戴河
                  本站部分圖文內容取自互聯網。您若發現有侵犯您著作權行為,請及時告知,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侵權作品、停止繼續傳播。
                  Copyright ©365135.com Inc.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做中國最好的旅游門戶網站
                  天天插天天操天天艹,国产资源亚洲无码精品,免费看毛片加激情,欧美一级特黄大片色欧美精品